點擊展開
失血性休克屬于低血容量性休克,多見于急性的、速度較快的失血,使機體有效循環急劇減少,而引起全身組織血液灌注不足,使多器官功能受到損害,導致組織缺血缺氧、代謝障礙和神經功能紊亂等。其病情兇險、變化快,極易導致患者死亡。一旦發生失血性休克,應立即進行處理,預防不良后果。
1、氣管插管,使用1.0%異氟烷維持麻醉,接麻醉機機控呼吸。切開頸部皮膚與肌肉,分離頸動脈和迷走神經,找到頸動脈與頸靜脈,用血管夾夾住頸動脈近心端和遠心端,遠心端用4號非吸收性外科縫線結扎,松開遠心端動脈夾。插入相應導管,頸動脈導管用于采集動脈血樣及手術過程中的血壓測定,頸靜脈導管用于放血。從頸動脈導管快速放血至動脈收縮壓50mmHg左右,放出的血液回收到含抗凝劑的塑料血袋中,通過繼續放血或回輸血液來維持血壓。
2、 放血開始30 min后,開始采集動脈血樣進行血氣分析。
3、當動脈血乳酸和動脈血堿剩余達到標準時,采集靜脈血樣檢測靜脈血氧飽和度。(模型成功標準為動脈血乳酸9~11mmol/L,動脈血堿剩余<-12 mmol/L,靜脈血氧飽和度<60%。。
收縮壓(SBP)、舒張壓(DBP)、平均壓(MAP)、心率、體溫、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(CRT)、脈搏血氧飽和度(SpO2)、動脈血乳酸(Lac)、動脈血堿剩余(BE)、靜脈血氧飽和度(SvO2)、動脈血pH、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(PCO2)、動脈血氧分壓(PO2 )、血紅蛋白含量(HGB)、紅細胞壓積(HCT)、休克過程中的放血量及回輸血量。
抗休克藥物藥效的準確評估,由于采用多個指標作為造模成功的標準,使本模型更加客觀、準確地模擬了臨床中患者進入失血性休克的狀態,為我們下一步評價血液制品及血液代用品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平臺。實驗模型和復蘇措施和臨床處理十分接近,可用于休克后器官功能的損傷即液體復蘇效果等的研究。